lucky源信行門

 

往生淨土之道: 「觀想念佛」為中心

關鍵行法: 觀想念佛、稱名念佛

title_icon一、概說:日本淨土信仰之發展

1、八世紀中,淨土信仰流行於一般社會,其信仰特徵為「死者之追善」,即祈願死者往生極樂。

2、九世紀,除了祈願死者往生外,也願自已往生(願生信仰)。又此時,日本天台.比叡山,圓仁大師提唱「不斷念佛」。

3、十世紀,除了「不斷念佛」外,開始有「臨終來迎」信仰,亦即,為了臨終「聖眾來迎」,必須「正念現前」,而為了「正念現前」,必須修行「臨終行儀」。

4、十一世紀,臨終來迎思想盛行,建立「阿彌陀堂」、求「來迎圖」,行「臨終行儀」等,與臨終來迎信仰相關的行法盛行於貴族社會。庶民社會,則在 「聖」的指導下,以種種「講」教化民眾,亦期臨終「聖眾來迎」。

5、十二世紀,凡夫對「臨終來迎」信仰的修行感到困難及對聖眾是否來迎 產生不安。於是淨土學者們因此而開始著眼於「凡夫救渡」上,「稱名念佛」 也應運而生。永觀、珍海,以下諸師,開始提出、並重視「稱名念佛」。 至法然,開始構築專修念佛的善惡平等的凡夫救渡理論。

 

title_icon二、日本淨土祖師: 源信行門

源信的往生淨土之道,明示於《往生要集》卷中,第四章「正修念佛門」、第五章「助念方法門」,及第六章「別時念佛門」。

 

「正修念佛門」中,依世親的五念門,特別是觀察門,闡明修念佛行的方法,基本上是屬於「觀想念佛」,但是若不堪此觀想念佛者,另有一稱名念佛之道。源信認為佛的名號具足佛身所宿之佛法功德,稱其名號,亦能具足其所有功德,因此稱名行與觀想、觀佛具有同樣的結果。故其稱名念佛與善導之稱名念佛不同,本質上仍屬觀察、觀念之行。

「助念方法門」中,闡明修學觀想行的方法,總結往生的行業為,「發菩提心」、「守護三業」、「深信、至誠、常念佛」。

「別時念佛門」中,以平日念佛無法晝夜六時皆精進,故應修別行念佛;分「尋常別行」,及「臨終行儀」。

 

除了觀想及稱名念佛行外,源信認為依其他諸行亦能往生淨土,在「往生諸行門」中,亦明示其他往生的行業:

1. 《觀無量壽經》之十六觀的,修觀往生之道;

2. 《觀無量壽經》所說之世福、戒福、行福之三福業的,修業往生之道;

3. 同《觀無量壽經》所說之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發願心,三心之修心往生之道;

4. 聞淨土教說、歸依、信順其教法的,歸向往生之道。

 

總之,源信之淨土往生之道,基本上為「觀想念佛」之道; 同時亦說「稱名念佛」之道; 此外亦容許「諸行往生」之道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

show bar
butt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