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cky善導系三國七祖概說

 

title_icon印度之淨土思想

西元一世紀前後,印度大乘佛教興起,開啟了「現在十方諸佛」國土之思想。其中,西方極樂世界.阿彌陀佛的淨土思想,依中國漢譯經典之翻譯史而言,阿彌陀佛西方淨土的經典,最早於西元二世紀由支婁迦讖所譯,可知淨土思想在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時期即已存在。然實際淨土信仰的情況,史料有限,僅知龍樹的《十住毘婆沙論》<易行品>中有提及稱念阿彌陀佛等諸佛名號,可得不退轉;又,世親的《無量壽經憂婆提舍》 (=《往生論》)中有提出「五念門」成就,即禮拜、讚歎、作願、觀察、迴向,得生安樂國土,見阿彌陀佛。

印度淨土經典:三經一論(譯者,依大正新修大藏經所記):

一、《無量壽經》:

1.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二卷,後漢.支婁迦讖譯

2.《大阿彌陀經》二卷,支謙譯

3.《無量壽經》二卷,曹魏.康僧鎧譯。

4.《大寶積經.無量壽如來會》二卷,唐.菩提流志譯。

5.《大乘無量壽莊嚴經》三卷,宋.法賢譯。

二、《阿彌陀經》:

1.《阿彌陀經》一卷,姚秦.鳩摩羅什譯。

2.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》一卷,唐.玄奘譯。

三、《觀無量壽經》一卷,劉宋.畺良耶舍譯

另有,般舟三昧經: Pratyut-panna-buddha-sammukhavasthita-samadhi(現在諸佛悉在前立三昧經); 即「此三昧修習成就了,能在定中見十方現在一切佛」《一卷本》、《三卷本》、《拔陂菩薩經》、《大方等大集賢護經》。

 

title_icon中國佛教之淨土思想

二世紀後半,印度初期大乘經典傳譯到中國,其中,支婁迦讖譯《般舟三昧經》,首先傳來阿彌陀佛信仰; 其後三世紀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、《大阿彌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等經典陸續被譯出,西方淨土思想,包括:阿彌陀佛及其國土的性格、誓願、三輩往生的救渡眾生的理論等漸漸被闡明,於是開始有願「往生極樂」的行者出現。

其中,五世紀初,慧遠的念佛結社,六世紀北魏.曇鸞著《往生論註》,為世親《往生論》之註釋書,意圖組織淨土教理,為中國淨土教教理研究之先驅。故中國佛教以慧遠為淨土宗之初祖,而日本佛教承襲善導淨土之系統,以曇鸞為淨土宗初祖,曇鸞、道綽、善導為中國淨土宗之三高祖。

 

朝代

 

 

淨土經典.譯經/譯者

 

中國.撰述/作者

 

淨土行者/行法

 

東漢

(25~220)

 

 

般舟三昧經/支讖

無量清淨平等覺經/支讖?

 

三國

 

大阿彌陀經/吳.支謙

無量壽經/魏.康僧鎧?

 

 

西晉

(266~316)

 

 

(無量壽經/竺法護,或寶雲及佛陀跋陀羅譯?)

 

闕公則、衛士度(往生西方)

竺僧顯、竺法曠(講無量壽經)

 

東晉

(317~420)

 

 

阿彌陀經/鳩摩羅什

十住毘婆沙論(易行品) /鳩摩羅什

 

支遁: <阿彌陀佛像讚(并序)>

 

慧遠/白蓮結社、般舟三昧行法

      (觀想念佛、定中見佛)

-初期淨土教-

 

南北朝

(420~581)

 

觀無量壽經/劉宋.畺良耶舍譯

(424~453)

 

 

慧進、僧行、超辨、法明、法琳、僧柔、法度、寶亮等 (南朝)

 

往生論/北魏.菩提流支譯

 

往生論註/曇鸞著-五念門

略論安樂淨土義/曇鸞著(難、易行道)

 

 

淨土六大德 (北朝)—菩提流支、慧寵、道場、曇鸞、大海、法上

稱名念佛、十念相續(曇鸞)

 

隋朝

(581~617)

 

無量壽經義疏/慧遠,吉藏

觀無量壽經義疏/慧遠,吉藏

觀無量壽佛經疏/智顗

淨土十疑論,五方便念佛門/智顗

安樂集/道綽(562~645)–

 

 

 

 

 聖道門、淨土門,小豆念佛(道綽)

 

唐朝

(618~907)

 

 

無量壽如來會/唐.菩提流志譯

 

淨土論/迦才

觀無量壽佛經疏/善導(五部九卷)

釋淨土群疑論/懷感

 

 

 

五正行,稱名念佛(正定業)

 

title_icon日本淨土宗

日本佛教公傳於西元538年(欽明天皇7年),百濟聖明王獻佛像與經論為始。

淨土思想之流傳:

一、 聖德太子(574~622) : 於所著之《維摩經義疏》中引用《無量壽經》之第十八願,及《觀無量壽經》之阿闍世太子之說話。

二、 白鳳時代(七世紀): 造立阿彌陀佛像,及講說《無量壽經》。

三、 奈良時代(八世紀): 書寫淨土諸經、論,及祖師著作,尤以善導五部九卷為多; 又、此時之淨土教學研究、著作,以三論宗之智光,華嚴宗之智憬,及法相宗之善珠為有名。此時之淨土思想,雖善導著作多為人所書寫,然,其所主張之稱名念佛尚未被重視,多以觀念為中心。

四、 平安時代(十世紀~) : 淨土思想大別為觀念中心及稱名中心。

主要淨土思想大致分為三支:

1. 三論系淨土,(觀念中心、稱名中心)。

2. 真言系淨土(觀念中心)。

3. 天台系淨土(觀念中心、稱名中心)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

show bar
button